亚洲大学菇类研究中心闢建完成!---
研究团队今迁入办公,是国内大学第一座的菇类环控栽培温室,将成为办学特色之一。
亚洲大学菇类研究中心闢建完成!-- 研究团队今迁入办公,是国内大学第一座的菇类环控栽培温室,将成为办学特色之一。 亚洲大学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健康学院菇类研究中心已闢建完成,今(1日)天迁入办公,下学期开学后,即挂牌运作;健康学院院长林俊义说,这是国内各大专院校中第一座菇类环控栽培温室,也是首次结合菇类生产、功能及产品开发最为完整的研究团队,预期未来将成为亚洲大学办学特色之一。 亚洲大学斥资700多万元,寒假期间将资讯大楼H316、H317室改建、规划100坪的菇类研究空间,包括菇类环控栽培研究室、实验室、冷藏室、接种室及办公室,分别购置菇类梯度生长箱、菇类机能性成份分析等精密仪器;健康学院今天中午办理简单祭拜、吃汤圆等仪式,林俊义院长宣布亚洲大学成立菇类研究中心。 林俊义院长受访说,台湾菇类栽培,集中在台中县、南投县,过去多以食用菇类栽培为主,近来因发现菇类成分中,含有大量多糖体及三帖类及其他提高免疫的物质,日本、美国、韩国等国家也相继投入相关研究,并研发抗癌药物。台湾菇类(保健或药用)研究,因缺乏子实体的生产技术,多集中在菌丝体的生产及发酵为主,并分散各医药大学研究部门中。 亚洲大学菇类研究中心,由林俊义院长兼任主任,设有菇类育种及栽培研究室、生理活性分析研究室及产品开发研究室三个研究室;未来将以具保健或药用菇类的子实体为研究对象,并以舞菇、牛樟菇、紫丁香菇、北冬虫夏草、银耳及其他新兴菇类为主,以建构其栽培生产体系,分析其药用、保健或美容的活性,进而开发其产品,以供量产。 林俊义院长强调,菇类研究中心开始运作后,有关菇类栽培生产体系将与台湾省农业试验所策略联盟,功能活性研究则与中国大学合作;再运用校外研究资源(如逐年申请国科会、农委会研究计画),结合食用菇类的栽培、生理活性分析、保健营养食品开发及医学功能性的研究,成为全方位的食药用菇类研究中心。 林俊义院长说,菇类在台湾产值约100亿元,其中食用菇佔约70亿元,以香菇、鲍鱼菇、金针菇及杏鲍菇为主,另一具潜力的是保健及药用菇类产值约30亿元,以灵芝、牛樟菇及冬虫夏草为主,并且是中医常用的中草药,由于菇类味美甘甜,又具保健功能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