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圖說: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(左),獲頒第十九屆「東元獎」。 |
第十九屆「東元獎」11月3日在台北頒獎,亞洲大學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是得獎人之一;林俊義院長長年投入農業科技研究,從水果月曆、台梗九號、彩色白木耳、益全香米到超級蓬萊米,從設施園藝、穴盤育苗、有機農業到生質能源,林俊義都是重要的幕後推手。林俊義院長的受獎實至名歸,為校爭光。
林俊義院長說,能夠獲得第十九屆「東元獎」,他覺得很榮幸,感謝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、校長蔡進發等人的支持,提供良好研究環境、儀器設備,讓他專心投入農業研究,未來仍將在生質能源、白木耳、食藥用菇類栽培及蓬萊米的培育上更加精進鑽研,期能對台灣的農業有所貢獻,繼續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。
東元獎「生物/醫工/農業科技」類得主林俊義院長,他在農業公務單位任職長達33年,被譽為「政府和農民之間最能溝通的橋樑」,歷年經手業務影響的農業產值累積粗估高達千億元。由於對台灣農業有卓越貢獻,他當選過世界十大傑出青年、得過行政院優秀農業人員獎,名列國史館口述歷史計畫指定專訪的台灣戰後「出類拔萃人物」。
現在到處可見的水果月曆,是林俊義院長於1983年擔任台灣省農林廳特產科科長的構思,創下水果行銷小兵立大功的風潮;後來他任職「種苗改良繁殖場」場長,將高粱種子的發芽率從原本的兩、三成提高到八成以上,並引進改良「穴盤育苗」法,讓種苗培育可自動填入營養機質、自動播種和澆水,大幅提高種苗的健康成長率。
 圖說:林俊義院長培育出單位產量居世界之冠的超級蓬萊米「亞洲168號」。 |
林俊義院長在「台中區農業改良場」場長任內,把育成將近10年,但一直未受重視的稻米品種,正式命名為「台梗九號」並大力推廣,如今已是全國種植面積最高的優良稻米品種;在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所長任內,將農試所原本每年平均只育成一到兩個新品種的效率,提高到每年育成三、四個新品種,例如知名的益全香米、杏鮑菇、翠玉荔枝,都是在他任內積極鼓勵同仁研發成功的。
美國普渡大學植物及植物病理系博士的林俊義,從農試所退休後,受聘到亞洲大學健康學院擔任院長,成立「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」,主導研發白木耳、牛樟菇等產品,除了已可用太空包量產白木耳,甚至用栽培瓶生產出白木耳菇體(子實體),有不錯的績效,還研發完成全球唯一白木耳自動化環控栽培系統,栽培無毒白木耳,並利用獨特配方培育出彩色的白木耳,豔麗好看,並具抗氧化能力。
林俊義又領導培育出單位產量居世界之冠的超級蓬萊米「亞洲168號」,每公頃10噸的稻產量不但比台灣目前最高產的品種「台南11號」高約50%,米質也比台灣最優品種「台梗九號」更佳,秋季栽培只需86天就可收成,比一般水稻節省兩週時間,而且種苗能抗稻熱病可減少農藥使用,是全球缺糧國家的一大福音,已有聯合國人員前來洽詢技轉給貧困國家。
 圖說:健康學院院長林俊義培養出全球首創「彩色白木耳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