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圖說:亞洲大學時尚系主任林青玫(左)指導博士生蕭沛宸,參加第63屆紡織年會發表論文,榮獲壁報論文優等獎。
|
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、逢甲大學協辦104年度第63屆紡織年會,12月19日在逢甲大學登場,亞洲大學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時尚系主任林青玫帶領博士生蕭沛宸到場發表論文,榮獲壁報論文優等獎。
時尚系博士班的蕭沛宸同學所發表的論文題目:「複合電磁屏蔽/保溫彈性織物之防護服飾設計及製程技術與物性評估」,她是以不鏽鋼絲(芯材)、竹炭尼龍紗(包繞材)利用電子包紗機包繞加工,製備出不鏽鋼/竹炭雙層結構之複合包繞紗。而此包繞紗改變包繞數及加撚轉速,經由斷裂強伸度等物性評估,得到最佳化複合包繞紗。再將此複合包繞紗加入彈性紗及竹炭尼龍紗,以自動橫編織機進行織造,並探討織物與包繞數變化對於其機械性質變化和相關物性評估,製備出兼具最佳化之功能性複合電磁屏蔽/保溫彈性織物,最後再經服飾設計與製造,最後完成時尚電磁屏蔽/保溫複合彈性防護服飾產品。
時尚系主任林青玫指出,此一論文,經紡織工程學會論文審查委員會評選,獲頒壁報論文優等獎,參與此次論壇的學者來自台灣學術紡織、服飾、時尚等相關學校科系,能從眾多優秀的論文中,獲評選為優勝獎,實屬難得,值得鼓勵。

圖說:亞洲大學時尚系主任林青玫(左)指導博士生蕭沛宸,參加第63屆紡織年會發表論文,榮獲壁報論文優等獎。
|
今年104年度第63屆紡織年會舉辦,使得國內外的菁英,發表並分享產學研界最新的研發成果,共創紡織願景和永續發展,此次紡織年會研討會之大會專題演講、頒發紡織傑出工程師獎、論文發表會、年會用餐及摸彩等活動,不僅能在紡織科技上切磋學習,促進紡織學術界多方交流與研究傳承,為紡織產業培育人才,奠定永續根基。
此次大會專題,還邀請日本信州大學纖維學部教授鮑力民、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家庭和消費者科學系教授林淑華演講,主題是「虛擬模式和現場的合適比較」、「為了持續迴圈社會的;陸續發表連續纖維增強朔膠的新功能;新成形法的發現」等精采的演說。
中華民國紡織學會是於1930年在上海成立,在台灣復會已滿48年,以研究紡織、學術團結互助、促進紡織工業發展為宗旨,會員包括紡織工業上的從業成員及學生會員。歷年的紡織年會一直是中華民國台灣的紡織界盛會,為學術界提供一個交流學術思想、紡織技術前沿與發展的平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