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圖說:亞大學士後獸醫系主任簡基憲研究團隊,研發「狗圍肛腺瘤之治療方法」,榮獲第十六屆學研新創組國家新創獎。
|
亞洲大學(Asia University, Taiwan)學士後獸醫系主任簡基憲研究團隊研發「狗圍肛腺瘤之治療方法」,提供治療狗圍肛腺瘤的新藥物,不須外科手術,只要在腫瘤硬塊內,注射抗菌胜肽pardaxin即可,有別於手術割除、化療等癌症治療模式,榮獲榮獲第十六屆國家新創獎。
簡基憲主任指出,近年來隨著社會結構的轉變,家庭人口精簡,飼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,寵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伴侶,在人畜生活品質及疾病照顧日益受到重視。癌症卻是導致寵物死亡原因之一,幾年前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推出「家犬十大死因調查」得知,第一名是癌症,第二名是心血管疾病,第三名是腎衰竭,傳統治療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,但無法達到完全清除的效果,再次復發的機率高達60%。
簡基憲主任與中央研究院陳志毅博士、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潘婕玉組成研發團隊,致力鑽研新的治療方式。簡基憲主任表示,經多方實驗驗證抗菌胜肽pardaxin 在犬隻不同腫瘤的治療中,其抗腫瘤活性、毒性特徵及最大可耐受劑量。尤其Pardaxin 對腫瘤局部注射,使得圍肛腺瘤在治療後第28至38日期間內顯著減少並消失。
簡基憲主任進一步表示,使用pardaxin 治療方法,並未引起犬血液生化參數或免疫相關蛋白分泌的顯著變化,確認pardaxin 具有發展治療犬隻圍肛腺瘤與數個犬隻癌症的治療潛力。
簡基憲主任強調,該研發團隊的研發成果,希望能廣泛使用於寵物藥物市場,提供給飼主與動物醫療人員最好的解決方式!

圖說:研究團隊成員之一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潘婕玉副教授。
|

圖說:研究團隊成員之一中央研究院陳志毅博士。
|

圖說:亞大學士後獸醫系主任簡基憲研究團隊實驗治療,將pardaxin 注入犬圍肛瘤內。
|
|